首页 > 院务公开 > 院务公开

院务公开

院务公开
“中国儿童和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状况监测”项目结果发布暨交流会在我所召开
发布时间:2012-10-12

        9月27日,“《中国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状况监测》项目结果发布暨交流会”在我所召开,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黄红、 副主任孙常敏、我所所长李元春、福特基金会项目官员Susie女士等20余名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等出席了本次会议。该项目由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与福特基金会合作开展,对近6500 名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了调查分析,形成了《中国儿童和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状况监测项目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在生产力迅猛发展、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和广泛交融的社会经济转型时期,青少年面临较多的性与生殖健康问题,但目前仍缺乏能全面反映我国儿童和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状况的调查数据,而儿童和低年龄青少年的数据更为缺乏。为此,我所组织开展了“中国儿童和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监测”项目,调查对象除了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和社会青年等青少年外,还包括6-11岁的小学生,这在全国性的调查中尚属首次。项目在调查中专门纳入了社会性别多元和性少数话题。
        调查显示,小学生中,半数以上的9-11岁小学生已出现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0%的9-11岁女孩已来月经,3%的9-11岁男孩已有遗精,标志着他们性生理发育成熟,而他们中仅30%知道月经和遗精是怎么回事。在12-24岁青少年样本中,半数以上的青少年认可恋人间的婚前性行为,约1/5的青少年认可“一夜情”。分别有16%的大学生和35%的社会青年在婚前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在婚前有过与异性发生阴道性行为的大学生和社会青年中,分别有13%和48%的对象报告曾经怀孕过(女性)或使他人怀孕过(男性)。研究特别关注了“同性恋”:分别有5%和8%的大学生和社会青年与同性有过爱抚行为,1.7%的大学生和5.1%的社会青年报告与同性发生过性行为。
        研究还发现,小学生持较刻板的、二元分化的性别观念。男孩、女孩最喜欢的玩具或游戏都具有明显的传统的性别角色色彩,大多数小学生认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半数的12-24岁青少年认可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观念,如“女孩最大的幸福是找个好丈夫”。同时,本研究通过对青少年性别角色特征的测量发现,青少年在性格特征上双性化(兼具男性和女性气质)、未分化(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均不明显)和单性化(典型的男性化和女性化)三足鼎立,各占约1/3。值得注意的是,典型男性化的比例远低于典型女性化的比例,在男性青少年中亦如此,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典型女性化的比例逐渐上升。
        报告指出,应尽早开展儿童和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内容要切实符合他们的实际需求;应进一步加强学校性教育,倡导家庭性教育,探索以媒体为载体的新型性教育模式。同时,在儿童和青少年性教育中应避免性别刻板,应有意识的关注男女儿童和青少年性别特征、角色规范等方面的多样化和差异性,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用批判性的思维看待传统的性别角色规范,突破传统的两性期待与限制。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 2017 沪ICP备09020136号-10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778号 流量统计
Copyright © 2021上海生研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