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导师
导师:李园园
专业: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招生院系:115 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
招生情况:招收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复杂疾病相关的生物学系统大数据整合挖掘
导师简介:
李园园,博士,研究员。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组学研究与应用课题组长,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生物信息学会理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作为课题或子课题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十余项国家及地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大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重大项目等。发表SCI期刊论文70余篇,其中通讯和第一作者论文49篇。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66项,软件著作权19项。
主要研究领域:
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转化医学。
在研课题简介:
开发以识别驱动因素及其信息传递、交互机制为目的的跨尺度、多模态数据整合挖掘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肿瘤等复杂系统疾病的机制解释性生物标志物识别、疾病机制探索,以及检测技术、诊疗方案研发。
导师:苗茂华
专业: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招生院系:115 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
招生情况:招收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环境与围产流行病学
导师简介:
苗茂华,1977年9月出生,博士/研究员,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公共健康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环境与生殖及围产流行病学研究组组长, 复旦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与生殖方面的流行病学研究。2005年于山西医科大学获得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学位后在上海生研院工作至今。
先后主持或主要参与了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上海市科委等资助的多项相关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国际同行评审的SCI论文100余篇。相关文章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Pediatrics、Human Reproduction等国际权威杂志。
主要研究领域:
环境理化因素、生活方式及用药对人类生殖及母婴健康、儿童发育的影响,其中以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健康效应为重点,如宫内EDCs暴露对子代肥胖、神经发育、生殖发育的影响。此外,对EDCs的表观遗传机制以及环境与遗传的交互作用也有涉猎。
主持项目如环境“双酚A”暴露导致精子质量下降及其DNA 甲基化/羟甲基化异常的基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胎盘甲状腺激素转运相关通路研究孕期有机磷阻燃剂暴露对子代神经发育的影响”(上海自然科学基金);“双酚A”子宫内暴露对子代肥胖的作用及其甲基化基础(上海自然科学基金);孕期多溴联苯醚(PBDEs)的暴露对子代神经发育影响的出生队列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研究基金);“环境BPA暴露与儿童青少年发育关系研究”(美国Kaiser基金会)。作为课题骨干参与中国人群重大出生缺陷的成因、机制和早期干预之课题 5“出生缺陷的预测预警及早期诊断的优化方案”(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双酚A”暴露对人类生殖功能的影响研究(美国NIH);“环境和遗传因素导致男性不育与出生缺陷的分子机制”(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先天性心脏病形成、发展和干预的基础研究”(国家科技部973项目)等。
在研课题简介:
目前主持一项上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胎盘甲状腺激素转运相关通路研究孕期有机磷阻燃剂暴露对子代神经发育的影响”,并作为课题组骨干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儿童结构性出生缺陷防控和救助体系的构建及示范应用”课题3“结构性出生缺陷的早期筛查和诊疗标准的研究和制定”。研究基于疾病发生的胎源性假说,探讨孕期环境因素暴露对子代发育的远期结局的效应,并探索儿童发育异常及出生缺陷的早期敏感标志物,为制定儿童发育异常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导师:梁红
专业: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招生院系:115 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
招生情况:招收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环境与生殖健康
导师简介:
梁红,女,1979年12月出生,博士/研究员,环境与生殖及围产流行病学研究组副组长,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2004年获复旦大学儿少与妇幼保健专业硕士学位;2012年获复旦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学位。2012年丹麦奥胡斯大学流行病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17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环境健康系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领域:
近年来一直从事环境污染物暴露与生殖健康,生命早期危险因素暴露对子代生长发育的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并从表观遗传学和代谢组学等角度阐释潜在的人群生物学机制。近五年,围绕环境污染物暴露与生殖健康方向,主持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卫健委项目,作为骨干参与1项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曾参与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上海领军人才项目等。发表SCI论文80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30篇,相关文章发表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Pediatrics、Human Reproduction、BJOG等国际权威杂志。
在研课题简介:
在研课题主要基于研究组建立的人群队列,围绕环境污染物暴露的人群健康效应及潜在人群作用机制开展。特别是系统评估一大类环境持续性有机污染物全氟/多氟化合物(PFAS)孕期暴露对子代体格、神经和生殖发育的不良效应;并利用多组学联合分析技术,揭示PFAS暴露干扰子代生长发育的关键作用通路,提供PFAS发育毒性及其机制的最新人群证据,可为科学评估PFAS的安全性、实现新污染物的风险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导师:谢鹭
专业: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招生院系:115 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
招生情况:招收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生物信息与生物统计学
导师简介:
谢鹭,研究员,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博士,美国范德堡大学博士后。现为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基因组与生物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生物信息学研究组组长。特色为具备临床医学、肿瘤学、生物信息学交叉背景。研究体系涵盖蛋白质组学、多组学与精准医学、肿瘤免疫。国内外已发表学术论文175余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105篇。论文总引用次数超7000次,带领团队获得软件著作权20多项。曾承担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863探索先导、精准医学重点研发计划,中国人类蛋白质组学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课题,以及上海市精准医学协同创新集群等市级重点项目。曾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巾帼创新奖(个人),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医药卫生一等奖。曾获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提名、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领军人才。获得政府特殊津贴。代表性个人学术发表参见网页: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u-Xie-9
主要研究领域:
蛋白质组学、多组学与精准医学、肿瘤免疫。具体包括: 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研发;疾病多组学数据分析及整合;肿瘤免疫与应答算法研究;临床信息与组学结合预后预警建模及辅助决策系统开发;人工智能算法应用;同时致力于生物信息学的医学应用及生物信息学人才培养。
在研课题简介:
课题1: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揭榜挂帅”攻关项目:《mRNA肿瘤疫苗的抗原发现新策略及其相关技术研究》。
课题2: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协同创新:《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疗新技术研发及精准干预应用研究》。
课题3:上海市领军人才项目:《医学-生物信息学大数据科研协作云平台》。
课题4:上海生研院横向合同项目:肿瘤新抗原筛选。
硕士研究生导师
导师:吴建辉
专业:100706 药理学
招生院系:115 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
招生情况:招收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药理毒理学研究
导师简介:
吴建辉研究员,复旦大学药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曾获中国毒理学会优秀青年人才奖,2013年列入上海市人才发展资助计划。自2000年以来,一直从事泌尿生殖系统药物的药理毒理学研究和新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专题负责完成146项药物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兼上海市药理学会生殖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毒理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畸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药理学会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伦理福利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生殖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替代法与转化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临床科研统计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产业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肿瘤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科技创新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毒理学会监事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专家等10余项学术职务。
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科委项目等课题21项;专题负责完成28个药品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质量保证完成50个药品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主持完成逾18个药品药效学研究;确保机构动物房通过国际AAALAC认证。
获得过国际毒理学联合会RASS奖和CTDC高级科学家旅行奖、1项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Ⅱ等奖及1项Ⅲ等奖、1项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科学技术Ⅱ等奖、1项华夏医学科技奖Ⅱ等奖和1项中国药学会科技进步Ⅲ等奖;申请专利13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软件著作权1项;出版专著4部;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
主要研究领域:
泌尿系统疾病药理毒理学研究、前列腺疾病药理毒理学研究、药物生殖药理毒理学研究、新药非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在研课题简介: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新药的筛选开发;
泌尿系统疾病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泌尿生殖系统关系及机制研究。
导师:杜晶
专业:100706 药理学
招生院系:115 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
招生情况:招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生殖遗传学
导师简介:
杜晶,研究员,复旦大学药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营养与妇幼健康研究室主任,课题组PI,妇幼健康研究会安全避孕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医师协会生殖医学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上海市抗癌协会遗传性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生物信息学组委员及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通讯编委等。曾在新加坡Duke-NUS医学研究生院进行了两年博士后工作,并曾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医学院生殖遗传学研究室进行了1年的访问学者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生殖遗传学、表观遗传学以及基因突变与生殖疾病关联和功能等方面的科研工作。研究内容包括卵巢早衰的发病机制,生殖疾病药物基因组学以及复发性流产的遗传及表观遗传易感因素等,对于流产等疾病分子机理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揭示了某些功能基因多态性、DNA甲基化及非编码RNA等可能发挥的潜在作用,在复发性流产等女性生殖系统相关疾病的遗传学及表观遗传学研究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特色。
在研课题简介: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circFBXW4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中的临床意义及作用机制研究》在体内体外研究circFBXW4在RSA的发生发展中的功能;进一步揭示RBP-circRNA-miRNA-mRNA互作网络机制;探讨其参与调控的信号通路并初步揭示其调控RSA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结合临床数据分析circFBXW4与RSA的相关性,为RSA的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
上海市自然基金面上项目:《ITGA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利用体外细胞及体内动物模型研究ITGA5启动子甲基化变化在RSA的发生发展中的功能;进一步发现其参与调控的信号通路及作用靶点并探讨其调控RSA的可能的机制,分析ITGA5外周血中启动子甲基化变化与RSA的相关性,为RSA的治疗及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导师:张璇
专业: 100211 妇产科学
招生院系:115 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
招生情况:招收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胚胎植入和妊娠维持机制,以及复发性流产病理机制的研究
导师简介:
张璇,女,1975年出生,博士,研究员,复旦大学妇产科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胚胎植入和妊娠维持机制,以及复发性流产等病理妊娠相关发病机制的研究。作为项目主持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和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1项,另外还主持了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等研究课题,以主要参与人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省部级课题多项。过去的五年里,共发表SCI论文14篇,其中责任作者11篇;中文期刊论文3篇。申请专利2项。获得2019年度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以及2022年度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参编专著《自然流产》。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胚胎植入和妊娠维持机制,以及复发性流产病理机制的研究。致力于研究不孕不育以及反复流产的发病机理,并发现新的能用于预测妊娠结局的标志分子,为临床不孕不育临床诊治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在研课题简介:
胎盘是妊娠过程中母胎间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的场所,而滋养层细胞分化异常可干扰胎盘发育而导致自然流产和子痫前期等不良妊娠结局。我们在国自然面上基金的资助下研究发现,miR-3074-5p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异常表达,能抑制绒毛外滋养层细胞的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并与滋养层干细胞的干性维持相关; miR-3074-5p异常会导致滋养层细胞中嘧啶代谢途径相关分子表达变化,另外我们还发现miR-3074-5p基因敲入孕小鼠也有典型的胎盘发育障碍表型。进一步拟利用细胞、类器官和小鼠模型,深入探讨miR-3074-5p/嘧啶代谢途径对滋养层分化的调控机制及其与胎盘发育障碍的关联,以期为胎盘源性病理妊娠的发病机制和干预技术研究提供新思路。
导师:郑华军
专业: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招生院系:115 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
招生情况:招收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基于微生物组的疾病检测与干预
导师简介:
郑华军,博士,研究员,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感染与免疫研究所副所长;上海乳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Microbial Pathogenesis、BMC Genomics等杂志编委。本科、硕士毕业于山东大学微生物系,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微生物系;先后获“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明治生命科学奖”“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泉城学者”等。
2001年8月-2013年12月在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工作,先后参与国际合作黑猩猩22号染色体测序计划、水稻4号染色体测序计划、SARS病毒测序、日本血吸虫基因组计划;主持完成了中国西部牧区流行的包虫病的病原-细粒棘球绦虫的基因组和转录组研究,以及保加利亚乳酸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微生物的基因组和转录组研究工作。
2014年1月进入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原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开始从事母婴健康相关的肠道菌群和营养干预技术研究,以及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诊断技术研究;鉴定了中国健康婴幼儿、湿疹患儿及自闭症儿童的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发现了可作为诊断标志物和干预靶点的特征性细菌、真菌;证实脓毒症患者二次感染的病原菌来自于肠道菌群移位。
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等国家和上海市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ure》《Nature Genetic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53篇。受邀参与编写微生物基因组学专著3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
主要研究领域:
肠道菌群与自闭症、抑郁症、认知障碍等疾病的关系,以及治疗用益生菌和药用植物的开发;
特定病原及基因突变的检测技术研发。
在研课题简介:
依托145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开展口岸重要消化道病原体的检测、分型、溯源等工作;
与光明乳业研究院等企业合作,开展益生菌的功能验证以及临床干预研究;
依托与今是科技建立的联合实验室,基于国产三代测序系统,开发遗传病、病原体的检测技术;
依托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开展活体生物药的研制。
导师:涂晓雯
专业: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招生院系:115 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
招生情况:招收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青少年健康
导师简介:
研究员,复旦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渥太华大学临床流行病学博士后研究员。现任中国性学会家庭性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分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委员,上海市人口学会理事。要从事青少年健康特别是性与生殖健康流行病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作为主持人或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国际合作等项目三十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主编或参编论著4部。科研成果曾获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人口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软科学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2019年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领域:
青春期发育、心理健康、健康危险行为发展及相关影响机制;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与行为状况,性教育与生殖健康服务需求及相关影响因素;性教育与生殖健康服务模式与效果评估等。
在研课题简介:
在研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青少年性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及性教育需求;父母教养行为对青少年性相关态度和行为的影响;青少年的婚恋观;残障青少年性教育效果评估等。
导师:戴文韬
专业: 100706 药理学
招生院系:115 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
招生情况:招收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生物信息学,计算结构生物学,转化医学,生物药设计
导师简介:
戴文韬,男,博士,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复旦大学药理学硕士生导师,上海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生导师。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医学信息分会委员。曾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和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先锋计划,获得上海市科技系统青年五四奖章(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上海科学院和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主要研究领域:
基于数据挖掘,发展多组学和计算结构整合的机制分析方法,聚焦复杂疾病数据分析,支持诊断标志物和药物研发。
聚焦转录代谢调控,发展适用于跨尺度多组学和单细胞空间复合表型整合的数据库和计算方法;在计算结构生物学领域,发展一系列计算工具,涵盖三维结构预测、蛋白-蛋白/小分子作用界面预测、肿瘤蛋白结构功能预测和生物大分子的定向优化等;利用自主研发的计算工具,参与解决一系列重要科学问题和标志物及新药研发工作。
在研课题简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跨尺度复合表型网络模型揭示胃癌异质性机制的研究;
上科院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计划,AI赋能的新药研发技术平台的建立和应用;
上海生研院优秀青年培育专项,脂质代谢物介导的细胞间通讯网络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