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国际热带病领域权威期刊《PLoS Neglected TropicalDiseases》(公共图书馆-被忽视的热带病)发表了我所的合作研究论文:五种I型登革病毒的毒力差异及内在分子机制(Zou C, Huang C, Zhang J, Wu Q, Ni X, Sun J, Dai J. 2019. Virulence difference of five type I dengue viruses and the intrinsic molecular mechanism. PLoSNegl Trop Dis 13:e0007202.)。
登革热是由蚊虫传播的登革病毒引起的、当前在全球分布最广泛的热带传染性疾病。近几年来,在我国国内多地多次发生相关疫情。2014年,在广东省爆发了我国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登革热疫情。为了研究登革病毒流行的分子机制,我所倪晓华研究员课题组联合苏州大学戴建锋教授课题组及广东省疾控中心孙九峰博士研究组一起,通过我所二代测序平台,测序拼接了5株在2014年广州地区流行的登革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通过细胞和动物水平的攻毒实验,检测了这5株登革病毒的毒力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在检测的5株登革病毒中,DV1B(登革病毒1B)毒力最强,DV1E(登革病毒1E)毒力最弱。DV1B病毒拮抗(一种物质或过程被另一种物质或过程所阻抑的现象,包括代谢物间或药物间的拮抗作用)宿主(也称为寄主,是指为寄生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等提供生存环境的生物)抗病毒免疫(机体针对病毒的免疫)的能力也强于DV1E。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DV1B与DV1E在病毒编码的非结构蛋白(指由病毒基因组编码的,在病毒复制或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具有一定功能,但最终并不结合生成成熟的病毒,不作为病毒结构一部分的蛋白)中存在多个氨基酸差异。研究人员进而用病毒反向遗传学(相对于经典遗传学而言的一门方法学)结合定点突变技术(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的有力工具),证明了登革1型病毒(DV1)非结构蛋白2A(NS2A)的第64位氨基酸及非结构蛋白3(NS3)蛋白的第55位氨基酸为两个决定登革病毒毒性的关键毒力位点,分别影响病毒拮抗宿主免疫的能力及病毒蛋白酶活性。该项工作首次报道了2014年广东地区流行的I型登革病毒毒力差异及其分子机制,为登革疫苗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我所攀登计划等科技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