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生殖免疫学研究组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基因功能课题组合作,以新构建的短肽原核融合表达质粒pXXGST-3为标志,实现了新命名GST188-生物合成肽法的最佳化。这一更方便经济实用化的用于抗原表位组学研究和抗体结合表位鉴定的肽生物合成法,已发表于10月12日《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期刊。
人类疫苗的发展经历了病毒/病原菌疫苗和抗原亚单位疫苗两次革命,之后曾寄希望化学合成肽疫苗能成为疫苗发展史上第三个里程碑。后者的制备原理是基于靶蛋白中可诱发抗体的一段抗原性肽,并为此建立了无数表位鉴定方法。但是,以往所建方法无一能用多克隆抗体鉴定可识别表位(表位肽,最短三肽最长八肽),以致靶蛋白上能鉴定的表位数始终有限,一直无法为肽疫苗研制提供足够多候选表位肽,尤其在已清楚肽疫苗发展趋势是研制重组多表位肽疫苗的当下。
原方法发明最初基于免疫印迹所显示细菌总蛋白弱抗原区的发现,亮点是继而选用了截短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188)作为短肽融合表达载体,但其应用存在重组克隆构建和筛选时有不便的缺陷。在目前的改良法中,这些缺点通过在原表达质粒的蛋白载体后克隆区插入一蛋白编码基因而得以克服。也就是新方法既维系了表达的短肽无需纯化就能直接用于免疫印迹鉴定等固有特点,也形成二个更利于应用的新优点,即:可回收双酶切质粒载体,确保构建重组克隆的高效率;新质粒自连克隆不表达GST188蛋白,因而通过蛋白凝胶电泳方法筛选重组克隆不再需要设置对照蛋白。
靶蛋白抗原表位作图和非构象型抗体结合表位的最小肽基序鉴定非常重要,因为这方面研究是研制临床疾病肽诊断试剂和预防性重组多表位肽疫苗的基础。因此,这一从萌发创意、初建到最终完善历时10多年的原创性GST188-生物合成肽法,既是免疫方法学的一个突破,具有重大科学意义,也无疑为解码靶蛋白线性表位组,为在靶蛋白上发现更多可用于研制预防性重组多表位肽疫苗的抗体中和性表位,为非构象型抗体药物研究以及促进表位生物学形成提供了实用有效的新工具。相关的科研新闻也已发布于《中国科学报》、科学网和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