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简介 > 部门设置 > 研究所
研究所
药物与医疗器械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3-06-01

一、概况
       研究所已建立生物降解型和基于硅橡胶的长效缓控释制剂的技术平台、外用杀精子和微生物剂的阴道粘膜损伤评估技术、基于适配体的靶向药物的分子设计和体外药效学评价技术、新药的胎龄动物毒理检测评价技术、模拟人体的体外药代动力学检测技术,在长效缓控释避孕制剂的研发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已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
       聚焦人口健康与生物医药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和重大产品研发和应用转化,形成一些领先的科研成果并有效转化应用。关注的主要领域:避孕、不孕不育(主要为IVF用药)、肿瘤(主要为生殖系统肿瘤)、妇科相关疾病(主要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生殖道感染等)等,从不同分子类别(小分子化合物类、甾体激素类、多肽类、小分子核酸类和糖分子类等)和不同剂型(靶向制剂、生物降解型制剂、缓控释制剂、温敏凝胶制剂等)的新药入手,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和医疗器械新产品,以及可用于指导个性化用药的分子分型和伴随诊断产品的研发工作,并提高药理毒理学研究水平,优化新药临床前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技术,进一步提升生研院在生殖健康药具研发领域的技术优势。

三、科研队伍
       研究所所长:陈建兴研究员
       研究所副所长:李卫华研究员
       PIs:陈建兴研究员、李卫华研究员、俸灵林研究员、吴建辉研究员、陈良康教授级高工、朱焰研究员、倪晓华研究员、孙祖越研究员、吴奇涵研究员、顾一骅副研究员、曹云峰副研究员、任建科副研究员
       高级科研人员:25名
       中级科研人员:12名
       初级科研人员:12名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黄婷副研究员
       电话:13918074025
       E-mail:ting-lemon@163.com

五、研究所组成
(一)药物制剂与分析研究室
1. 概况:
       本研究室以生殖健康药具的应用研究为特色学科,是国内极少的专业从事新型避孕药具研发的基地之一,也是保持我院在国家卫生计生系统继续享有独特学术地位的学科。研究室的技术平台和在研的给药系统可用于避孕、生殖系统疾病(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慢性病(如糖尿病等)疾病治疗。

(1)研究室科研队伍
       研究室主任:俸灵林研究员
       PIs:陈建兴研究员、俸灵林研究员、倪晓华研究员、吴奇涵研究员、顾一骅副研究员、陈良康教授级高工、曹云峰副研究员
       高级科研人员:17名
       中级科研人员:5名
       初级科研人员:8名

(2)联系方式
       联系人:黄婷副研究员
       电话:13918074025
       E-mail:ting-lemon@163.com

2. 药物与制剂研究组

(1)研究方向
       a.可生物降解的长效缓控释给药系统的研发
       b.非生物降解的长效缓控释给药系统的研发
       c.智能靶向纳米递药系统的研发
       d.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创新药物的设计与筛选研究

(2)主要研究成果
       已建立了“生物降解型长效缓控释给药系统”和“纳米递药系统”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在长效缓控释避孕制剂的研发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已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目前在研的3个产品均为全球首创。

(3)研究组人员组成结构
       PIs:陈建兴研究员、俸灵林研究员、陈良康教授级高工
       高级研究人员:7名
       中级研究人员:2名
       初级研究人员:2名

3. 生物分析测试研究组(质谱技术开发平台)
(1)研究方向
       具有临床转化前景和应用价值的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技术和相关检测试剂盒的研发
(2)主要研究成果
       已完成18种类固醇激素、8种抗精神类药物、6种抗肿瘤药物、15种胆汁酸的质谱检测方法开发与临床应用;针对激素类物质结构中的羰基特征基团,筛选出特异性的衍生化试剂与分离填料。
(3)研究组人员组成结构
       PIs:曹云峰副研究员
       高级研究人员:5名
       中级研究人员:1名
       初级研究人员:1名

4. 分子肿瘤研究组
(1)概况
       主要从事肿瘤分子生物学特别是生殖肿瘤的研究工作,致力于鉴定新的肿瘤药物靶点,开发基于新药靶的DNA/RNA药物治疗方法。具体包括肿瘤的siRNA、miRNA靶向治疗药物开发、肿瘤药物靶点筛选和相应治疗方法研究等。

(2)研究组主要研究成果
       利用Aptamer-siRNA嵌合体的基因治疗, 设计Aptamer与siRNA嵌合体,并设计特异性靶点,使Aptamer与靶细胞膜特异性靶点结合并携带siRNA进入靶细胞,达到靶向治疗的目的;建立了第二代测序的DNA甲基化分析技术,筛选肿瘤药物的表观遗传标志物及治疗靶点;针对靶点开发基于表观遗传编辑技术的治疗方法。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健委课题和攀登计划等多项项基金项目。
       相关工作在生物医学科学重要SCI 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 Cancer Research, Current Drug Targets, Nature Communication, Cell Discovery和Journal of Biochemistry等知名期刊上发表。

(3)研究组人员组成结构
       PI:倪晓华研究员
       高级研究人员:3名
       中级研究人员:1名
       初级研究人员:4名

5. 分子药理研究组
(1)研究方向
       在雌激素受体相关肿瘤治疗研究的基础上,以雌激素信号途径相关分子(miRNA,蛋白)为切入点的疾病诊断干预新技术,及药物开发研究。分子男科研究中的糖生物学,包括精子发生,受精,胚胎着床等生殖过程中的糖生物学相关机制,糖的识别和标记,糖复合物以及糖受体的分离纯化工作。

(2)主要研究成果
       在研究中,发现了雌激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SEC5和细胞内钙离子信号途径在调控母胎界面滋养层细胞侵袭活性及蜕膜巨噬细胞极化活性中的作用及机制,为探讨复发性流产和先兆子痫等病理妊娠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线索,以期开发新的检测诊断技术。筛选出直接靶向雌激素受体a的微小RNA,并发现其对雌激素阳性乳腺癌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获得国内外专利数项,其中正在转化一项。

(3)研究组人员组成结构
       PI:顾一骅
       高级研究人员:2名
       中级研究人员:1名
       初级研究人员:1名

(二)药理毒理学研究室
1.概况
       药理毒理学研究室现有研究人员19名,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4人。下设三个研究组:生殖毒理学研究组、生殖药理研究组、分子生殖毒理学研究组。药理毒理学研究室以生殖健康药物和环境化学物的生殖药理学和生殖毒理学研究为主导,致力于新药的筛选研发,以及药物的非临床药理学和安全性评价。研究室为中国药理学会生殖药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市药理学会生殖药理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研究室现有复旦大学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

(1)研究室研究方向:
       a.致力于生殖系统用药的临床前药效和药代动力学评价、作用机制探索和成药性研究。建立了抗生育、附睾不育、痛经、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多种实验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开展避孕节育、生育力保护和生殖肿瘤药研究以及性激素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并能按国家药品注册要求为企业提供可靠的新药临床前药效评价工作。
       b.致力于新型外用避孕药物和阴道杀微生物剂的研发工作,建立了外用避孕药的药物筛选、药效学、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及毒理学研究平台技术;长期从事环境污染物的生殖发育毒性(包括不孕不育、出生缺陷等)及其机制研究。
       c.致力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新药开发筛选;发展并完善包括泌尿系统疾病(前列腺疾病、膀胱癌、睾丸癌、肾癌等)体内外模型等研究体系,应用类器官等新技术,不断探索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专注于具雌激素活性内分泌干扰物对前列腺的作用、机制探讨及干预措施研究;开展对新药的药理毒理学作用机制探究。

(2)科研队伍
       研究室主任:吴建辉研究员
       PIs:吴建辉研究员、朱焰研究员、李卫华研究员、任建科副研究员
       高级科研人员:8名
       中级科研人员:7名
       初级科技人员:4名

(3)联系方式
       联系人:吴建辉研究员
       电话:13764523712
       E-mail:wujh_731@163.com

2. 生殖毒理学研究组
(1)概况
       研究组致力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新药开发筛选,专注于内分泌干扰物与泌尿生殖系统关系及机制研究,并对新药的药理毒理学作用机制探究。
(2)主要研究方向:
       a.利用建立的体外筛选体系,开发筛选应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新药;
       b.发展并完善包括泌尿系统疾病(前列腺疾病、膀胱癌、睾丸癌、肾癌等)体内外模型等研究体系,应用类器官等新技术,不断探索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c.探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泌尿生殖系统关系及机制,重点关注具雌激素活性内分泌干扰物对前列腺的作用、机制探讨及干预措施研究;
       d.开展药物药效学及非GLP毒理学评价。
(3)主要研究成果
       已建立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药物作用机制体外评价体系,申请专利 12 项,授权专利 9 项,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项目6 项,发表论文40余篇。近两年发表论文如下:

1.Ping Zhou, Shuangshuang Wu, Dongyan Huang, Kaiyue Wang, Xin Su, Rongfu Yang, Congcong Shao, Jianhui Wu*. Oral exposure to DEHP may stimulate prostatic hyperplasia associated with upregulation of COX-2 and L-PGDS expressions in male adult rats. Reprod Toxicol. 2022,112:160-170.

2.Kaiyue Wang, Dongyan Huang, Ping Zhou, Xin Su, Rongfu Yang, Congcong Shao, Jianhui Wu*. Bisphenol A exposure triggers the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prostatic hyperplasia in beagle dogs via cfa-miR-204/KRAS axis. Ecotoxicol Environ Saf. 2022,235:113430. doi: 10.1016/j.ecoenv.2022.113430.

3.Kaiyue Wang, Dongyan Huang, Ping Zhou, Xin Su, Rongfu Yang, Congcong Shao, Jianhui Wu*. BPA-induced prostatic hyperplasia in vitro is correlated with the unbalanced gene expression of AR and ER in the epithelium and stroma. Toxicol Ind Health. 2021,37(10):585-593.

(4)研究组人员组成结构
PI:吴建辉
高级研究人员:2名
中级研究人员:3名
初级研究人员:1名

3. 生殖药理研究组
(1)概况
       生殖药理研究组,隶属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药械所,是国家人口计生委药具重点实验室的核心成员之一,也是《中国药理学会生殖药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市药理学会生殖药理专业委员会》的机构所在地。
       研究组拥有10万级细胞培养室、荧光显微镜、荧光酶标仪、PCR仪、低温离心机、超低温冰箱、凝胶成像系统、DNA和蛋白电泳仪等现代分子生物学设备,擅长利用体外培养的原代细胞和细胞系以及大小鼠、豚鼠、兔、小型猪等动物模型研究中草药以及新化合物对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生殖药理组现已成为国内从事生殖药效药理研究的专业实验室,尤其在生殖系统抗肿瘤药物、妇科常见疾病治疗药物以及避孕节育药物及器械药效评价和药理研究方面具有丰富和独到的经验。借助研究院的屏障系统动物实验平台和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可为新药研发提供完整的临床前药效技术服务。此外,研究组还建立了低剂量甾体激素类药物临床前药代动力学检测方法,可为甾体激素药物临床前PD和PK 研发提供解决方案。

(2)主要研究方向:
       a.妇科常见疾病治疗药物药效评价和药理研究;已成功建立子宫肌瘤、子宫异位内膜症、多囊卵巢等大鼠和兔动物模型以及体外原代培养的人子宫内膜、异位内膜以及人子宫肌瘤细胞模型,可为妇科常见疾病治疗药物临床前药效学评价和作用机理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完整的解决方案;
       b.生殖系统抗肿瘤药效评价和药理研究:已成功建立了人细胞系来源的CDX(人源肿瘤细胞系异种移植,cell derived xenograft)免疫缺陷型裸鼠荷瘤模型,尤其擅长人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生殖系统CDX细胞模型的建立及新化合物的筛选和药理研究,可为生殖系统抗肿瘤药物临床前药效评价和作用机理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完整的解决方案;
       c.避孕节育药物/器械药效评价和药理研究:已成功建立抗排卵、抗着床、抗早孕、流产大鼠和兔动物模型,以及体外原代培养的大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大鼠子宫内膜细胞模型,可为避孕节育药物/器械临床前药效学评价和作用机理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完整的解决方案;
       d.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研究组利用HPLC和HPLC-MS等检测手段开展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尤其在低剂量甾体激素类药物具有丰富经验,可为药物临床前PK研究、生物等效性比较以及组织分布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完整的解决方案。
       e.附睾的药物研究:已成功建立化学药物诱导的大、小鼠附睾损伤模型,可为筛选和研究以附睾为靶向的男性节育药物提供技术支持;

(3)主要研究成果
       自2006年起至今,研究组相继参与完成了国家计生委和国家科技部支持的多项“十一五”、“十二五”国家支撑项目和“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包括《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适宜技术应用示范与监测评价--活性宫内节育器生物学评价规范及技术标准研究》(2006BAI15B08),《避孕节育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透皮避孕贴膜的研制》(2006BAI03B08)、《男用避孕方法的研究--抗生育中药研发与应用》(2012BAI31B08)、《新型短效口服避孕药的研究—诺美孕酮创新工艺国产化前期研究》(2012BAI31B01)、《外用避孕新剂型的研究---经皮给药避孕系统研究》(2012BAI31B04)以及《避孕节育及兼有治疗作用的新药具研发--避孕兼顾治疗作用的阴道环新器具研发》(2016YFC1000904);承担和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结构类型新生血管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对子宫内膜作用研究》(30500631)、《新型5alpha还原酶抑制剂干扰血-附睾屏障后附睾腔液蛋白的筛选鉴定研究》(81100463)以及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等项目,如:《基于雄激素调控附睾功能和基因表达探索淫羊藿苷干预度他雄胺所致附睾不育的机制研究》(17ZR142430)、《多次重复应用紧急避孕药对生育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初探》(20ZR1448200)、《新型青蒿素衍生物抗子宫内膜癌的成药性研究》(14431901900)、《诺美孕酮对顺铂诱导的恶病质大鼠的影响研究》(20184Y0128)等。其中《二类创新药物“左炔诺酮炔雌醇避孕贴”研究开发》等2个项目获得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优秀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研究组注重产学研结合,利用独具特色的评价和研究方法,为新药研发企业提供完整的技术服务,完成了二类新药《复方左炔诺孕酮避孕贴》、《复方孕二烯酮贴片》、《曲普瑞林微球》及中药新品种《加味没竭片》等项目临床前药效评价,已获得国家食药监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促进了成果转化。
       研究组重视创新,先后申请了多项专利。其中,《醋酸诺美孕酮在制备治疗子宫内膜癌的药物中的应用》、《一种抗生育药、药物制剂及应用》、《含氮原子的青蒿素二聚体、其制备方法及用途》等7项专利已获得授权。
       研究组注重知识和经验的传承与分享,相继为大型专业工具书《药理研究方法学》(2021年)和《药理实验方法学》第4版(2010年)撰写了生殖药理学研究方法学部分内容,为从事生殖系统治疗药物的新药研发人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作为复旦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研究组已完成了6名硕士和1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为3名。研究组同时还承担上海健康医学院本科生毕业实习的指导工作,现已完成了10余名本科生和大专生的实习指导。
       研究组为研究生和年轻科技人员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和严格培训,以培养年轻科技人员的科研能力和对科研的兴趣。

【近5年发表的代表性研究论文】

1.Bingtao Ren; Yan Zhu*. A New Perspective on Thyroid Hormones: Crosstalk with Reproductive Hormones in Females. Int. J. Mol. Sci. 2022, 23(5), 2708; https://doi.org/10.3390/ijms23052708 - 28 Feb 2022 (IF=5.9)

2.Zhu Y, Klausen C, Zhou J, Guo X, Zhang Y, Zhu H, Li Z, Cheng JC, Xie S, Yang W, Li Y, Leung PCK. Novel dihydroartemisinin dimer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inhibits growth of endometrial cancer cells and may correlate with increasing intracellular peroxynitrite. Sci Rep. 2019 Oct 29; 9(1):15528. doi: 10.1038/s41598-019-52108-6.(IF=4.0)

3.Cao, C.; Zhou, J.; Xie, S.; Guo, X.; Li, G.; Gong, Y.; Yang, W.; Li, Z.; Zhong, R.; Shao, H.; Zhu, Y*. Metformin Enhances Nomegestrol Acetate Suppressing Growth of Endometrial Cancer Cells and May Correlate to Downregulating mTOR Activity In Vitro and In Vivo. Int. J. Mol. Sci. 2019, Jul 5, 20(13), 3308; https://doi.org/10.3390/ijms20133308. (IF=4.18)

4.Zhong R, Li G, Yang W, Guo X, Li Z, Zhou J, Ma A, Zhu Y*. Hormone-like activities of Kuntai capsule in the uteri of ovariectomized rats and immature rabbits.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8, Dec. 38(6): 853-861. doi.org/10.1016/S0254-6272(18)30984-1. (IF=0.857)

5.Ma AY, Xie SW, Zhou JY, Zhu Y*. Nomegestrol Acetate Suppresses Human Endometrial Cancer RL95-2 Cells Prolifera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Possibly Related to Upregulating Expression of SUFU and Wnt7a. Int J Mol Sci. 2017 Jun 22;18(7):1337. doi: 10.3390/ijms18071337. (IF=3.2)

6.Cao Y, Ye Q, Zhuang M, Xie S, Zhong R, Cui J, Zhou J, Zhu Y*, Zhang T*, Cao L. Ginsenoside Rg3 inhibits angiogenesis in a rat model of endometriosis through the VEGFR-2-mediated PI3K/Akt/mTOR signaling pathway. PLoS One. 2017 Nov 15;12(11):e0186520. doi: 10.1371/journal.pone.0186520. eCollection 2017.(IF=2.8)

7.Shuwu Xie, Guoting Li, Lijuan Qu, Ruihua Zhong, Ping Chen, Zhigang Lu, Jieyun Zhou, Xiangjie Guo, Zhao Li, Aying Ma, Yueying Qian*, and Yan Zhu*. Podophyllotoxin Extracted from Juniperus sabina Fruit Inhibits Rat Sperm Maturation and Fertility by Promoting Epididymal Epithelial Cell Apoptosis.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7, Jul 4 ,2017: 6958982, https://doi.org/10.1155/2017/6958982. (IF=1.74)

8.朱焰, 王健. 激素避孕药具的非避孕用途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21, 41(8): 723-730. DOI: 10.3760/cma.j.cn101441-20210512-00209.

9.郭湘洁,李钊,谢淑武,周洁芸,李国停,钟瑞华,朱焰*.孕三烯酮胶囊多次给药在巴马小型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分析杂志, 2017,37(7):1182-1188.

10.李钊,郭湘洁,谢淑武,周洁芸,朱焰*. 应用液质联用法同时测定新西兰家兔血浆中左炔诺孕酮和炔雌醇浓度及其药动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7, 31 (8): 823-831.

11.李国停, 钟瑞华, 周洁芸,谢淑武, 陈平,钱越英,朱焰*. 鬼臼毒素诱导离体大鼠附睾上皮细胞凋亡机制研究。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7; 33 (10): 1357~63.

(4)研究组人员组成结构
       研究组长/PI:朱焰 博士,研究员
       高级研究人员:2名
       中级研究人员:2名
       初级研究人员:3名
       硕士研究生:3名

4. 分子生殖毒理学研究组

(1)研究方向

a.新型外用避孕药物和阴道杀微生物剂的研发;
b.环境污染物的生殖发育毒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c.生殖不育等相关疾病的分子表观遗传学研究;
d.体内蛋白降解技术用于药靶发现和验证的应用研究。

(2)主要研究成果
       研究组承担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外用避孕药物新药物·新剂型的研究》;承担了“十一五”“十二五”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任务级《杀微生物剂的药物载体和剂型的研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殖道外用药物局部黏膜免疫炎症反应的基础研究》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导致可传代雄性生殖出生缺陷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浦江人才项目、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人才项目、上海市扬帆计划、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项目等30余项课题,迄今已有约20项目被鉴定为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申请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做学术报告。
       研究组十余年致力于女性生殖道外用药物的研发,包括新型外用避孕药、预防HIV经性途径传播的杀微生物剂、阴道润滑剂等,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团队自主研发了一系列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新产品,包括:新药“甲磺酸酚妥拉明胶囊”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新药证书,成果转让上海丽珠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上市;“苯扎氯铵阴道避孕凝胶剂”获得SFDA临床批文;与企业合作研发的“阴道酸性凝胶润滑剂”已获得上市许可;新药“乙酸避孕凝胶”获得CFDA临床批文。
       研究组长期致力于多种环境污染物的生殖毒性及其机制研究,包括大气细颗粒物PM2.5、邻苯二甲酸丁酯(DBP)、双酚A(BPA)、壬基酚、氟咯草酮、1-溴丙烷、2-溴丙烷等。研究组曾与日本名古屋大学长期合作,研究氟利昂的替代物-溴丙烷对实验动物和接触人群的生殖/神经系统损伤,在国际上率先证实了1-溴丙烷对职业人群的神经损害,并提出1-溴丙烷在10ppm以下无明显人体健康影响,作为职业卫生标准的参考。2018年因1-溴丙烷的研究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究组运用模式生物斑马鱼和基因剔除小鼠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和基因调控的生殖发育毒性(包括不孕不育、出生缺陷等)及其分子表观遗传学机制。开展了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的胚胎发育毒性研究、以及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丁酯的跨代生殖毒性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等。计划开展小鼠和斑马鱼的体内蛋白降解技术,用于新药靶点的发现和验证。

(3)研究组人员组成结构
       PI:李卫华 博士,研究员;任建科 博士,副研究员
       学术顾问:丁训城研究员、姜世勃教授、阚海东教授
       高级研究人员:4名
       中级研究人员:2名

(三)药械创新中心(待组建)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 2017 沪ICP备09020136号-10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778号 流量统计
Copyright © 2021上海生研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